服务于会员的需要服务于行业的发展服务于政府的桥梁
公告:
发布于:2025-05-09
4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港拍摄的集装箱货轮。
当地时间5月7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自今年1月份和3月份会议以来,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这一决策看似波澜不惊,却暗含当前美国经济在通胀韧性、政治压力与增长隐忧之间的复杂博弈。
美联储此次“按兵不动”的核心,仍在于对通胀风险的警惕。虽然当前美国核心通胀率已从历史高位回落,但仍高于2%的政策目标,表现出极强的黏性。另外,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成为通胀的潜在推手。在当天下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上,“关税”一词被提及超过20次。鲍威尔在被问及关税的实际影响时表示,委员会注意到消费者情绪方面的变化,人们对关税带来的冲击感到担忧,担心价格可能上升。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下降至52.2,未来一年美国通胀预期从上一个月的5.0%上升至6.5%,长期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4.1%升至4.4%。
美联储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下滑0.3%,幅度超过预期,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首次收缩。虽然美国GDP受进口激增扰动出现萎缩,但美联储参考的另一项指标——对美国国内私人购买者的最终销售额一季度增长了3%。这种“数据分化”令美联储陷入两难:一方面需防范经济硬着陆风险,另一方面又需避免过早降息引发通胀反弹。
劳动力市场的矛盾信号进一步加剧政策难度。虽然4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7.7万人,失业率保持在4.2%,整体较为温和,但就业数据出现分化,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就业人数增长6.2万人,与市场预期的11.5万人相去甚远,为2024年7月以来最小增幅。ADP就业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私营部门,显示企业在面对消费者不确定性下扩张放缓。
“关税带来的经济冲击比预期的更为显著,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就业和通胀恶化的风险已经抬升。”鲍威尔表示,为了更好完成其双重使命,评估关税政策的影响,稳定通胀预期,美联储选择维持现有政策,以避免过度反应引发市场的不安。
美国新一届政府的降息诉求,为此次利率决议增添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抨击美联储政策,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试图通过降息降低财政再融资成本并抵消关税对经济的冲击。然而,美联储对此不为所动,多次强调坚持独立性。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货币政策不会为政治周期服务,决策将严格依赖数据。
在鲍威尔看来,美国政府的新政策仍在不断演变中,其对经济的影响仍然“高度不确定”。如果已宣布的大幅提升关税持续实施,可能会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失业率上升。他表示,通胀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也可能会更加持久。
近期,美国政府不断释放有关“与主要贸易伙伴积极推进谈判”的信号。目前,包括高盛和巴克莱在内的金融机构已推迟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的时间至7月份。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75个基点至100个基点。鲍威尔表示,美国政府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磋商,可能会改变整体形势,也可能不会,美联储只能继续观望。
美联储的谨慎立场对全球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利率决议公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至4.26%,美元指数反弹至99.53,黄金价格承压下跌1.95%。美股先是在鲍威尔讲话后快速下跌,随后又在美国政府撤销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限制的消息刺激下收复失地,显示市场对地缘政策变动的敏感度高于利率本身。
对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的观望态度或延缓资本回流。近期亚洲货币因美元走弱普遍升值,但若美国通胀再度飙升导致加息预期升温,新兴市场资产可能面临新一轮抛压。此外,中美关税磋商进展与美国政府“减税法案2.0”的推进,将成为影响全球供应链和资金流向的关键变量。
美联储的第三次“按兵不动”,本质上是在通胀、增长与政治压力的三维迷宫中寻找最优解。然而,随着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全球外部环境趋于复杂,这座迷宫的出口也在急速收窄,留给美联储解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