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会员的需要服务于行业的发展服务于政府的桥梁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工信部:将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

发布于:2025-11-04

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产业绿色化、产品低碳化是绿色贸易的基础和支撑,通过推行绿色设计、普及绿色制造可以开发出更多绿色产品,加速产业绿色转型,为拓展绿色贸易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工信部坚持把推行绿色设计、普及绿色制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在强化价值创造方面,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还因此提升了品牌形象,获得了“绿色溢价”,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在拓展增长空间方面,通过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促进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装备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为绿色贸易开辟了更多新赛道。近几年“新三样”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这正是绿色制造赋能绿色贸易的生动体现。

在推动供需适配方面,当前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购买绿色产品,中国企业通过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更好满足了各国消费者的需求,填补了世界“绿色缺口”。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新规则,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从成效来看,工信部通过近年来工作,累计创建了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了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这个数据是截至到2024年年底,2025年度的国家绿色工厂遴选和培育工作正在进行,到明年我们会有更多企业迈入绿色工厂行列。

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点线面”结合,打造绿色产业生态,为拓展绿色贸易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应用轻量化、无害化、长使用寿命、易回收的绿色设计理念,重点面向电子、汽车等一些行业开发推广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

二是“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发挥绿色工厂在绿色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从标杆引领向更大规模的推广转变,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三是“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支持,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的比重,带动整个链条绿色转型。

四是“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记者从会上还了解到,中国外贸“向绿色”发展步伐在加快,总体上呈现了三个显著特点和趋势。

首先,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比如,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光伏产品已经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了200万辆;铁道电力机车、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口也保持着强劲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这些都表明,绿色贸易为中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绿色引领外贸产供链全面升级。近年来,中国外贸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升级迭代上,也体现在全产供链的深度变革上。在研发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比如,根据调研,在第138届广交会上,47%的首发新品都融入了绿色设计理念。在生产端,企业在原材料、用能、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产品绿色低碳属性。比如,有的企业使用海洋废旧渔网生产泳装,广受海外客户青睐。在物流端,外贸运输更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船舶,碳排放不断降低。这些都是外贸产供链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

最后,从“卖产品”升级为“提供集成式解决方案”。当前,国际市场青睐的不仅仅是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还包括技术、服务、管理等在内的整套完整解决方案。比如,有中国企业向沙特出口绿色低碳建材,并提供整套节能降碳的设计和建造方案,帮助当地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中国企业向坦桑尼亚提供了包括新能源公交车在内的整套快速公交方案,提升了当地城市的通勤效率。这些转变都是中国绿色贸易竞争力的生动体现。

【来源:中国电子报】